1、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chinese sturgeon 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
(相关资料图)
2、又称鲟鲨、大腊子。
3、因产地是中国而得名。
4、体长1.7~3米;体重 40~ 378千克,最大个体重达500千克以上。
5、体梭形。
6、吻尖长。
7、尾歪形。
8、体具5纵行骨板状大硬鳞 。
9、 一般头部和体背侧青灰色或褐色 , 腹部白色,各鳍均为青灰色,侧、腹板间的侧板下方体色有过渡区。
10、 分布于太平洋西北及中国海南岛以东到黄渤海等海区和珠江、钱塘江、长江、黄河等淡水河流。
11、为洄游性的底层鱼类。
12、由海入江,喜聚于河口。
13、成熟群体10~11月在江河上游产卵于深潭和水流湍急河床岩石壅 积处 。
14、性成熟 9 ~ 25龄。
15、怀卵量47.5~144.5万。
16、卵沉性,椭圆形,灰绿色 ,具粘性。
17、生长较快。
18、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产卵期一般停食。
19、 该种为重要大型经济鱼类。
20、近年来产量明显降低,已被列为濒危物种,亟待保护和进行人工繁殖。
21、 原来,中华鲟是一种有洄游特点的大型鱼类,平时吃在河口,长在沿海,繁殖时,则要洄游到长江上游寻找产卵场所。
22、以后,大鱼和孵化的幼鱼又游回河口和沿海栖息水域。
23、年复一年,人们都在产卵地和洄游通道上捕捉中华鲟。
24、 70年代,每年捕获量在1000条左右,鱼卵被制成鱼子酱出口。
25、经济上的收益使人们过度地捕捞,中华鲟资源日趋减少。
26、加上筑坝对中华鲟洄游的影响,人们担心是否会导致数量已在逐年下降的中华鲟濒临灭绝。
27、 保护中华鲟不仅仅为了保留一个物种,而是要使这一资源数量逐渐增加,以恢复它作为经济鱼类的地位,造福于人类。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