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缘政治竞争加剧,受访者对亚细安成为大国竞赛场域的担忧显著上升,并对亚细安的效能感到失望,认为亚细安反应缓慢又无效,可能在新的国际秩序下变得无足轻重。
展望未来三年,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中国与他们所属国家的关系将保持不变。认为中国和他们所属的国家关系会有所推进的比率只有38.7%,比去年的46.6%下跌了7.9个百分点。认为关系将恶化的受访者比率也有所减少,这可能是因为中国在过去一年较频密地与亚细安国家接触。
东南亚对中美的领导力信心下滑
【资料图】
只有13.5%受访者认为五点共识是当前最适合的方案。其余31.4%受访者则持中立立场。
中美在东南亚的政治与战略影响力差距比2022年缩小。中国依然是东南亚最具经济、政治和战略影响力的国家,但经过将近三年严格的防疫和出入境管控,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被认为已大幅下降。相对的,随着美国加大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受访者对美国经济影响力的评价今年继续小幅上扬。
第四部分:东南亚如何看待俄乌战争和缅甸动荡
东南亚对中美“做对的事”信任度提高
自2019年东南亚态势报告发布以来,中国连续五年被视为对本区域经济、政治与战略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但认为中国对东南亚经济影响力最大的受访者,从去年的76.7%锐减16.8个百分点至今年的59.9%;政治和战略影响力方面则下降12.9个百分点至41.5%。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更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与战略影响力增加表示担忧。
不看好五点共识能解决缅甸问题
共有1308人参与《东南亚态势:2023》(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3)的调查。他们来自亚细安十国的学界与智库、商界、民间组织、NGO与媒体,政府部门,以及区域与国际机构。调查于去年11月14日至今年1月6日展开,多数受访者在线上自行回答问卷。
美国总统拜登去年5月启动包含七个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被认为是要制衡中国在区域的经济影响力。虽然相对多数受访者正面评价IPEF,认为它展示了美国与区域保持经贸往来的决心,但也有41.8%认为目前还无法判断IPEF的成效,须等具体谈判结果出炉。11.7%评价负面者则担心IPEF会加剧中美竞争。
东南亚对中美各自牵头的安全框架不甚积极
对于接下来如何处理缅甸问题,接近四成的受访者认为亚细安应与各方,包括与缅甸影子政府展开对话。不过,认为亚细安不应干预缅甸问题的受访者却也从去年的8.4%上升到今年的15.2%。
第一部分:东南亚的内外挑战
台海若爆发冲突 东南亚经受负面冲击
相信美国能做出“正确的事”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繁荣和全球治理的受访者较一年前来得多。至于不信任美国的受访者,有30.7% 认为美国因国内事务分心,因此无法专注于全球问题。
第二部分:大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
冠病疫情肆虐将近三年后,东南亚国家已逐步走出疫情的阴影,人们对疫情的担忧也已明显消退。不过,东南亚在后疫情时期仍面对不少挑战,包括经济衰退和气候变化,也有超过四成的受访者对台海、南中国海和朝鲜半岛军事紧张加剧感到担忧。
在东南亚国家中,文莱、马来西亚及印尼受访者更倾向选择中国。
虽然大多数亚细安国家未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采取强硬立场,但大多数受访者都意识到这场战争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并关注战事的发展。
不过,尽管中美继续是区域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持续恶化的双边关系却已打击东南亚对两国领导力的信心,并开始把目光转向亚细安,对亚细安领导力的信心有所提升。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俄乌战争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导致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依赖俄乌小麦及肥料进口的印度尼西亚对此的体会尤其深刻,有73.6%的印尼受访者认同这个观点。另外有25.9%的受访者认为,俄乌战争削弱了人们对基于规则的秩序的信任。
这份年度大型调查报告也发现,东南亚国家人民已开始走出冠病疫情的阴霾,最为担忧的议题从公共卫生转向经济衰退和就业,对区内潜在火点加剧军事紧张也愈加关注。其中,东南亚国家高度关注台海局势,逾四成受访者认为,台海暴发冲突将破坏东南亚地区稳定,并有近三成受访者认为亚细安国家将被迫选边。
中美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差距缩小
自2021年军方发动政变以来,缅甸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对于亚细安与缅甸达成的五点共识,有超过四成受访者不看好,认为缅甸军政府毫不妥协意味着五点共识起不了作用(21.7%),五点共识也存在根本的缺陷,无法解决复杂的缅甸问题(19.6%)。
东南亚的最大挑战是经济
美国在东南亚的经济,以及政治与战略影响力则分别小幅提升0.7个百分点和2.2个百分点,达10.5%和31.9%。对美国经济影响力增加表示担忧的受访者有34.3%,担心美国政治与战略影响力增强的则有44.2%。
第三部分:东南亚与中美竞争
研究团队以每个国家代表10%意见的占比计算调查结果,以让亚细安10国受访者的观点在调查结果中所占的权重均等。
针对东南亚国家该如何应对台海冲突,45.6%受访者认为自己的政府应该通过外交途径反对动用武力,33.5%认为应保持中立。只有11.9%的受访者支持对挑衅的一方进行制裁;6.3%支持给台湾提供军事援助;2.7%认为应声援中国。
俄乌战争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使失业和经济衰退,是东南亚今年面对的最大挑战。
在政治与战略上,中国也继续被多数受访者认为是亚细安最有影响力的大国,美国紧随其后,但是中美在政治与战略影响力的差距明显小于在经济上的影响力。
受访者对亚细安倡导区域自由贸易的领导力最有信心,这是亚细安首次在这个调查项目中登上榜首。美国和中国去年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今年美国降至第二位,中国则降至第四位。
由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过去两年积极推动在本区域的合作。被认为旨在抗衡中国的这个机制今年继续获得过半受访者正面评价,但占比略微下降8.1个百分点。
如果东南亚国家被迫选边站,61.1%的受访者倾向选择美国,较去年的57%上升了4.1个百分点;倾向选择中国的受访者比率则从去年的43%减少至38.9%,这使得两国受青睐百分比差距进一步扩大。
对全球安全倡议没有信心或信心较低的受访者则占44.5%。他们主要担心倡议会导致中美在区域的紧张局势升温,迫使亚细安选边站。
37.8%的受访者认为QUAD和亚细安能互补,31%认为与QUAD合作能让区域受益。另外13.9%则认为QUAD会威胁亚细安在区域的中心地位并与亚细安领头的区域机制竞争,10.4%认为QUAD会迫使区域国家选边站,6.8%则担心QUAD会刺激中国。
相对的,中国去年4月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只有27.4%的受访者有信心或非常有信心能为区域带来好处。他们认为这个倡议能与区域其他安全机制互补,并加强大国在区域的力量平衡。
《东南亚态势报告:2023》星期四(2月9日)正式发布。这是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亚细安研究中心连续第五年发布这份报告。报告集中分析了东南亚对中美两国的观感与信任度,并针对多个备受关注的东南亚地缘政治课题进行民调。以下是《联合早报》网整理的报告重点。
如有兴趣,可登入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网站阅读完整的英文报告: https://www.iseas.edu.sg/category/articles-commentaries/state-of-southeast-asia-survey/
在维持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和维护国际法方面,美国继续排名第一。但对美国领导力最有信心的受访者较去年减少了9.5个百分点。对欧盟和亚细安最有信心的受访者比率则分别增加6.4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这两个区域组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中国的排名则从去年的第四,降至第六。
中美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发展
近月东南亚多地接连不断的异常气候、台风和暴雨也显著提高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将气候变化列为东南亚最主要挑战的受访者多达57.1%,比去年增加了20.1个百分点,成为东南亚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除了中美,调查也询问受访者对日本、欧盟和印度的信任度。其中,日本持续成为受访者最信任的区域大国。
中美在本区域的竞争态势升温,令亚细安对于其成员国可能沦为大国代理人的担忧明显加剧,对中美领导力的信心也下滑。东南亚国家受访者认为,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已显著下降,但美国也不再是最信任的全球自由贸易倡导者。在东南亚的受访者心目中,美国作为自由贸易首要倡导者的地位,在2023年的调查中被亚细安取代。
与过去两年相比,认为美国在东南亚参与度有所增加的受访者持续减少。但对美国作为本区域战略伙伴、保障区域安全有信心的受访者却有所增加,从2022年的42.6%增加至47.2%。这显示美国过去一年与东南亚国家举行的数场高级别峰会,还是有起到一定成效。
随着中美博弈加剧,亚细安可能在两个大国之间被迫选边站的议题持续受关注。与过去两年一样,绝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亚细安应加强韧性和凝聚力以抵御两个大国的施压(45.5%),或是坚守不站队的立场(30.5%)。认为亚细安难以保持中立、必须选边站的受访者比率则从去年的11.1%降至6%;认为亚细安应通过“第三方”扩展战略空间和选项的受访者则从16.2%上升至18.1%。
并列“第三”的挑战则是社会经济及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南中国海、台海和朝鲜半岛局势等潜在火点的军事紧张加剧。分析认为,这反映出东南亚国家已感受到地缘政治及经济环境快速变化的压力。
受访者对亚细安成为大国竞赛场域的担忧显著提升
对中国有信心的人,今年同样有所增加。不过整体而言,不信任中国的受访者依然较多。除了文莱、柬埔寨和老挝,其他东南亚国家都较不信任中国。其中,有四成不信任中国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可被用来威胁东南亚国家的利益和主权。
超过八成(87.5%)受访者相信台海冲突会给东南亚带来负面影响,包括破坏区域稳定和经济合作、亚细安国家也将被迫选边站。只有极少数人认为,东南亚会从中获益或不受影响。
东南亚关注俄乌战争对物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