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银行证券公司银行与金融区域分析主管迪兰(Thilan Wickramasinghe)说:“衍生品作为一种业务通常更难理解,而且工具也很复杂。这些也主要由机构投资者使用。因此,我们认为新交所的衍生品平台的潜力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实现。尽管如此,新交所已经证明它在中国和印度等关键的衍生品合同中,具有深厚流动性的优势,虽然区域竞争较高。”


(资料图片)

FSMOne.com研究及投资组合管理部研究分析员郑博仑说:“对新交所来说,专注于FICC业务是比较明智的。坦白说,这方面的增长可能性比国内股票市场的增长更大。”

新交所的业务面对许多管制,虽经营我国唯一的股票交易所,但鉴于我国经济的有限规模和开放性,它面对海外竞争并且很早便致力于走出国门,例如争取外国公司的股票在新加坡挂牌交易,包括当年自动撮合国际股市的大批马来西亚公司股票(自撮马股),以及新交所上市后渐渐出现的大批中国公司股票(龙筹股)。

企业透视

新交所积极通过改善其他业务的表现,帮助部分抵消挂牌公司数量减少的影响。虽然散户投资者对衍生产品缺乏了解,新交所强调发展FICC等业务的策略,仍获不少支持。

新交所的股票业务享有较高的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提供更好的股息透明度。但股票—现金(Equities-Cash)业务是个低增长的相对成熟业务,市场份额正被区域交易所侵蚀,尤其是北亚的交易所。

至今,新交所的业务主要仍分成两大块:股票业务(Equities)和固定入息及货币与商品业务(FICC),另一较小的业务是数据、联通与指数业务(DCI)。它们依次分别占上半年营收(5亿7100万元)的60%、27%和13%。业绩发布后,分析师基本上维持对新交所的建议。

不过,去年下半年,新交所股价跌5.4%,表现中下,海指则是涨4.8%。分析师认为,这与利率上升和全球风险增加有关,导致期间IPO活动低迷、市场交易量和交易额下跌、公司调整后的净利增长小、股息收益率差(dividend yield spread)降至零,以及分析师纷纷下调评级。

印度合同大饼一度受政策规定威胁,仿佛将全面丧失,新交所最近发布业绩时透露,将在年内推出与印度股市连接的NSE IFSC-SGX connect交易和清算平台,这个威胁大致算是化解了。

他说:“我们认为对衍生产品平台的持续投资,无论是通过有机增长还是增值的并购,都是新交所取得持续增长的关键。”

陈广治则认为,本地投资者比较厌恶风险,他们只买卖他们了解的产品。“除去限制性的法规,新交所与其他同行相比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其他交易所可以很容易地推出类似的产品供投资者交易或投资。

近年除牌多过新上市的现象,使到本地股市的挂牌公司在减少,而且也缺少大型的IPO撑场。新交所管理层发布业绩时乐观期待今年IPO情况能改善。排除宏观环境的影响,市场至今对新交所在IPO市场的竞争力看法不一。

新加坡交易所(SGX)是股市一只话题颇多的蓝筹股,最近刚发布了半年业绩。《企业透视》本周聚焦新交所,除了关注影响新交所股价和派息的业绩表现,包括公司上市活动和金融产品业务,分析师也针对新交所的竞争优势提出看法。

新交所是由本地两个交易所合并成立,其一是亚洲金融风暴后失去自撮马股业务的新加坡股票交易所(SES),另一是经营金融期货市场的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成立后隔年的2000年,新交所便首次公开售股(IPO)挂牌上市。

迪兰因此认可新交所打造多元资产、风险管理交易地点的策略,并认为它在关键的风险管理衍生产品中建立了深厚的流动性池和可观的市场份额,这使它在区域交易所中具有竞争优势。

作为海峡时报指数的成份股,新交所在过去的10年和五年里表现优良,涨幅达15%和22%,在各成份股中表现中上,海指同期则是涨2.4%和跌3.3%。

ongyh@sph.com.sg

过去10年和五年涨幅不错在海指成份股中表现中上

新交所目前是亚洲首要发售债券筹资中枢,它的铁矿石期货合同、中国A50指数期货合同和印度Nifty 50指数期货合同,更是在全球独占鳌头。不过,新加坡凯基证券研究部主任陈广治认为,论IPO市场的竞争力,“在本区域,特别是与香港交易所相比,新交所没什么吸引力”。

新加坡凯基证券研究部主任陈广治认为,问题在于流动性和市场参与者不足。“在本区域,特别是与香港交易所相比,新交所没什么吸引力。”

辉立证券研究部投资分析师谭鉫澄则认为,尽管面对区域交易所的竞争,新交所在IPO市场上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参与者,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公司上市方面。它的主要优势之一是保有一个监管良好和透明交易所的声誉,在企业管理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新交所还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提高它在IPO市场上的竞争力。

它的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同样面对许多管制和来自海外的竞争,但走出国门的成绩斐然。新交所目前是亚洲首要发售债券筹资中枢,它的铁矿石期货合同、中国A50指数期货合同和印度Nifty 50指数期货合同,更是在全球独占鳌头。香港交易所推出产品欲抢占中国A50指数期货合同的市场,一度导致新交所股价大跌,但目前新交所成功保住九成市场份额。

积极改善其他业务表现降低挂牌公司减少影响

王阳发 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