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种行业专家咨询的服务模式,让这家业务遍布中国境内外的公司陷入反间谍风暴。

一些人因此担忧,反间谍法执行起来的弹性很大,缺乏充分的透明度。一旦北京有外交等其他方面的需要,反间谍法和国安问题会不会成为一个很方便的借口?毕竟几年前在孟晚舟事件后,两名加拿大公民就是被中国官方以间谍罪拘留。


(相关资料图)

中国现在面对的客观现实是,外部环境严峻,国安问题即便没有超越拼经济成为最优先的事项,也已与发展经济平起平坐。中国与西方摩擦日益频密,中美更是可能陷入长期性的争斗,中国与其他国家相互刺探机密的情况肯定会日益增多,这都促使北京更加小心地保护好国家机密。即使是在美国,国安问题同样受到高度重视,在科技等中美博弈的场域中,国家安全也是美国对华制裁屡用不腻的理由。

修订后的反间谍法,纳入了网络间谍、投靠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等行为,也扩大相关主体窃密的对象范围,还增加了执法机构查阅调取数据、传唤、查询财产信息、不准出入境等行政执法职权。整体来看,打击范围和当局的执法权力都扩大了,但反间谍法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例如国家安全并没有明确定义。

据报道,中国国家安全机关近期会同相关部门,对中国咨询行业龙头企业凯盛融英(Capvision)展开执法,除了突击凯盛融英的苏州分公司,执法行动也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同步进行。

中国官媒星期一(5月9日)高调曝光了一家涉国家安全问题的咨询公司,为针对咨询行业的全面调查埋下伏笔,谍影重重的气氛弥漫整个行业。

但在国安问题上,如果无法做出清晰的定义、划出可预测的红线,确保反间谍的执法行动透明、合法,很容易就产生寒蝉效应。近期北京的一系列动作,以及中国在上月底刚通过的反间谍法修订草案,已经让一些在华的外企和外国人感到凉飕飕。

中国希望对外释放明确的信号,对窃取中国国家机密的行为不会手软;面对北京大力反间谍,在华外国企业也得更加谨慎,不得越过国安的红线。每个国家都有保护国家机密的正当性,但这种谍影重重的氛围还是让人有些不安,毕竟刚刚走出疫情打开国门的中国,现在正需要展现开放的姿态、重建外部世界的信心。

凯盛融英的网站显示,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公司在纽约和上海都设有总部,主打为客户提供行业专家咨询服务。

报道称,国安机构调查掌握,凯盛融英大量接受境外公司对中国敏感行业的咨询项目,“其中一些企业与外国政府、军方、情报机关关系密切”。

官媒罕见报道这起咨询行业的反间谍案,相信是为震慑整个行业。报道还措辞严厉地把咨询行业批评了一通,称有的国内咨询公司国家安全意识淡薄,为了牟取经济利益,频繁游走在法律边缘,对国家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最终沦为境外刺探、收买、套取国家秘密和情报的帮凶”。

另一名涉案的雷姓专家曾在一家重点军工企业工作,他被指涉嫌向境外泄露军事军工领域敏感信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雷姓专家称,凯盛融英的客户曾向他询问“一个军机型号的保有量”。

这家公司在投资界颇具盛名,很多专业投资人、企业家在做商业决策时,都会通过该公司获取信息;凯盛融英则扮演“中间人”,为客户对接各行各业专家。凯盛融英的专家人脉雄厚,公司网站称,它的专家网络有45万人。

其实在过去几个月,已频频传出外企的驻华办事处遭突击调查,或有工作人员被拘留的消息,牵涉其中的包括美国尽职调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团(Mintz Group)、咨询企业贝恩公司(Bain & Co)、日本药厂安斯泰来制药(Astellas Pharma)。看起来,一场反间谍运动山雨欲来。

报道称,其中一名就职于国有企业的韩姓专家在凯盛融英接受咨询百余次,超过六成是境外咨询。他通过公司内网下载5000份文件资料,当中包括机密级国家秘密一份、秘密级国家秘密两份、情报13份、商业秘密18份。

央视《焦点访谈:别有用心的咨询》报道指,凯盛融英的专家来源并不简单,公司专门围绕境内政策研究、国防军工、金融货币、高新科技、能源资源、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物色挑选有影响力的专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