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变了模样、换了新颜。在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水站档案室里,存放着一组拍摄于上世纪末的老照片。照片记录的是秦安县铁路无轨站开通时的盛况。
(资料图)
如今,秦安已迈入高铁时代。今天,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透过老照片去感受秦安铁路交通的沧桑巨变。
无轨站是铁路部门在没有铁路经过的市县设置的具有购票、取票、候车、物流等功能的铁路站点。秦安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古小商品商贸市场发达,但由于长期以来不通铁路,使得当地百姓出行和商贸流通受到很大限制。为改善当地客货运输条件,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天水站决定在秦安县城开设铁路无轨站。
历经20多年的洗礼,老照片已经泛黄发旧。从现场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喜庆氛围中,能够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无轨站开通的欢迎和致富奔小康的期盼。
尽管无轨站的开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但依旧难以满足秦安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直到2017年7月9日,宝兰高铁秦安站开通运营,羲里娲乡终于迈入高铁时代。
宝兰高铁的开通,使秦安与天水间的旅行时间缩短到15分钟,形成与宝鸡、兰州两市之间的1小时经济圈,实现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间的朝发夕至,重塑了区域经济格局,人们的出行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
正所谓一座高铁站带动一座城,搭乘“高铁经济”的快车,秦安的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条“引客入秦”的黄金通道,成为秦安发挥果品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当地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连续多年举办特色节会“桃花会”,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纷纷登台亮相。每年暮春时节,“坐着高铁游秦安赏桃花谈生意”成为当地特色旅游招商的名片。
“以前,外地客商进不来,自己又没有销路,优质果品想卖个好价钱更是难上加难。如今,很多东南沿海的客商乘高铁来秦安,走村入户谈生意。”秦安县果品经销商王红芮介绍,这条“引客入秦”的黄金通道,已成为秦安发挥果品优势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钥匙”。
“站小客流大”是秦安站的一大特色,站房面积只有3500平方米,站场规模仅为2台4线,单日发送旅客最高达1.22万人次。目前,秦安站日开行动车组列车41趟,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力引擎。
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下西部铁路发展的艰辛和不易,讲述着老一辈铁路人的奉献与担当。抚今追昔,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拼搏奋斗、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