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魏赫男:男,1990年4月出生,群众,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号技工,曾获“省会最美职工”、“石家庄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信号工技术状元”等称号。他始终保持24小时抢修待命状态,凭借过硬的技术多次完成各种紧急抢修任务;市级创新工作室牵头人,参与多项创新课题研究。
“最后一班列车马上到站,咱们准备开工吧。”4月17日晚11点,魏赫男和同事进入地铁1号线轨道,开始了夜间巡检。
地铁信号系统是集行车指挥和行车运行控制于一体的关键系统,直接关系到运行安全、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它是指挥地铁运行的“中枢神经”,信号技工则是地铁“神经系统”的外科医生。
“第一次下到地铁轨道的时候,我还是挺好奇的。后来走着走着,就开始感到另一种很孤独。”7年前,魏赫男成为地铁1号线的信号技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的工作时间有些颠倒,身影总是在地铁停运后、万家灯火逐渐熄灭时,才出现在城市的地下。
转辙机作为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负责控制道岔方向,帮助列车完成折返、线路转换等操作。地铁1号线折返站内的6组转辙机每天控制钢轨动作将近300次。开盖、紧固、测量、润滑注油、参数调整、电控测试……工具在魏赫男的手中不停替换,似一场外科手术,节奏紧张、工序精准。常规维护中,转辙机涉及的检修项目有多处,光是准确掌握作业程序,他就需要通过大量实操训练形成强化记忆,同时不断提升作业效率。“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地铁1号线的信号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应急抢险,找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不准确的数据,将它克服掉。”为了保证设备安全运转,魏赫男每周要对6组转辙机进行一次系统性检修,“今天的任务就是对道岔进行一周一次的检修。”
打开机盖、观察润滑程度是不是良好、紧固各部螺丝、测量各项电气特性……轨行区内,道岔交互,手中的工具包大概有20公斤重,其间的蹲起更是不计其数。“动作电压382伏,符合标准”“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小于0.5毫米,符合标准”“道岔开程,符合标准”……经过一系列的反复测试,该道岔的各项数据符合标准。魏赫男用小铲子快速将轨道设备上的油泥铲干净,刷上了新机油,又奔赴下一组转辙机。
作业现场设备声音非常嘈杂,同事之间相互交流时不得不提高音量,一晚上下来总是口干舌燥,需要喝上几大杯水。凌晨4点,一夜的巡检结束,魏赫男和同事们乘坐第一趟地铁到沿线各站的信号设备室巡视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当被问到是什么支撑他在信号技工岗位上坚持7年的时候,魏赫男告诉记者,每每听到乘客道谢时,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地铁让城市更美好”的自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地铁信号技工,魏赫男始终保持24小时抢修待命状态,凭借过硬的技术多次完成各种紧急抢修任务。牵头成立部门创新工作室,培养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0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4人、技师2人,高级工118人,中级工274人,取得29项国家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对故障件进行自主维修半年时间为公司节约设备采购费约85.92万元。2022年工作室以“魏赫男创新工作室”为命名,被授予石家庄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同时授予石家庄市工人先锋号。
“这项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魏赫男所在工区共有15名信号技工,其中80%不超过30岁,“地铁和开车不一样,它没有方向盘,靠的就是信号。我们地铁信号技工就是要当好地铁的眼睛,保障每一辆地铁的安全运行。”(河北省总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