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岛台湾淡水河口以东到东北三貂角的北部地区,潮间带海藻茂盛,虾蟹鱼贝、软丝、花枝和透帛乌贼栖息于此。苏澳到旭海(除宜兰平原以外)海岸线几乎全是陡直的悬崖峭壁,太平洋黑潮带来各种回游性鱼滨鲷、姬鲷、青鸡鱼、飞鱼、鬼头刀;东北季风时,黑皮旗鱼、红肉旗鱼、立翅旗鱼、雨伞旗鱼等品种在此齐聚(台湾地区年捕旗鱼能超过800公吨)。

西部从淡水河口往下,经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高雄至枫港,是沙泥质岸线平直的沙洲。这里养殖渔业发达,盛行养殖虱目鱼、罗非鱼、石斑鱼及贝类、生蚝,其中虱目鱼最盛,占地超过8700公顷,年产值超过8亿人民币。

南部海岸线即旭海到枫港,地处于全球“珊瑚金三角”北端,珊瑚礁与深海等不同的生态栖性鱼类高度多样化,造就这里生存着占全球十分之一物种的海洋生物,还有海埔地、蚵田、盐田等天然鱼塘。


(相关资料图)

海产资源如此丰富,但能说出除了吴郭鱼(罗非鱼)、 鲈鱼、虱目鱼、白鲳、白带鱼、肉鱼之外的“厉害的岛民”,寥寥无几。大多人熟知的,还是挪威的鲑鱼(三文鱼)或是冰岛的鳕鱼。

生活在台中的林楷伦,是“厉害的岛民”之一。他的家族三代贩鱼。他在读到研究生时被嗜赌的父亲债务所迫,继承祖业。因为热爱写作、观察细腻、工作勤奋,他选择了一个独特而狭窄的切口,把自己从业来的所闻所思记录下来,人生的第一部作品《伪鱼贩指南》问世,被引进内地出版时书名为《清晨鱼市与深夜书桌》。前者书名有以正视听之意,而后者则强化着他的双重职业身份。

林楷伦以不同的眼光观察,写鱼贩生活里真实的一面。他说人的故事是最吸引人的。看客人买什么鱼,大概就会知道他的家境好不好;客人喜欢吃什么鱼,就知道他是何种人格。

被迫辍学替父还赌债

成为一名鱼贩

林楷伦生于1986年。祖上家境殷实,幼年时祖父曾有存款上亿台币。家里除水产生意,还开几家泡沫红茶店,每年也有八百多万台币进账。林楷伦学习不错,爷爷和爸爸都曾对他说,“好好读书,以后不要卖鱼啦”。

但现实像个笑话,迷上赌博成为赌鬼的爸爸拖垮了全家,爷爷的存款为他还债、泡沫红茶店转让出去为他还债、林凯伦读到研究生被迫卖鱼为他还债——直到林楷伦30岁,第二个孩子出生时,父亲还在病房门口找林楷伦要钱还债。

2016年至2018年整整两年时间,林楷伦为父亲庞大的债务,每天工作16至18小时,身心俱疲,因为要每日搬鱼,腰伤累累。

女儿五岁,儿子三岁的某天,孩子们问他,为什么不陪我们玩,为什么爸爸出门就工作,回家就睡觉?这一问,把林楷伦”摇醒“。如果继续为父亲还债,将会是对自己的两个孩子的未来的不负责。林楷伦最后意识到,那个说他自私,不帮自己还债的人,才是真正自私的人。赌徒,是一种没有救的人。他决心只再为父亲做一个月的”苦力“,从下个月就开始多陪孩子。第二个月,他砍掉了鱼市一半的工作时间,再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好。

他离开鱼市开始为饭店专门供货。卖鱼之外,他把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陪伴小孩,另一部分用来写作,开启人生新篇章。

念过铭传大学、朝阳科技大学传播艺术系,东海大学社会系,林楷伦最后考上了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2020年,交通大学在台湾地区排名第四)社会与文化研究所

如今,林楷伦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赌徒父亲,不再与之联系,不再为他的赌债兜底。

他略有内疚:这在旁人看来是非常不孝顺的。可是人总该长大,即使父亲已不再年轻,但他也还是得长大。

买鱼卖鱼做鱼吃鱼,

都有“鄙视链”

打开盒马,搜索“鱼”。

价格按从高到低排,最贵的是东海海钓大黄鱼,1.5KG/条,总价是11888元。但如果按销量来看,排第一的是广东佛山养殖鲈鱼。鲜活的成色,每条鱼大概一斤,卖出时会把鳞刮干净,售价21.8元。

鲈鱼味道鲜美,家常清蒸与饭馆点餐,选鲈鱼定不会错,但被宁波人称为“琐碎金鳞软玉膏”的大黄鱼,才是和茅台一样,吃的是一个气派、文化和情怀。但这是外行的视角。

吃鱼是有鄙视链的。在懂行的人眼中,并不是以价格来判断,而是一方人,是否在一方水土,感恩自然本来的馈赠。本地人以正确的方法吃到本地鱼才算会吃。

作为三代鱼贩,林楷伦从小就吃现在已不多见的白鲳,国小时,他会跟老师说,学校午餐提供的肉鱼(刺鲳,台湾地区普遍叫肉鱼、肉鲫仔)不好吃,有腥味。他说,鱼的甜味分地区和世代,他能分别出宜兰和屏东抓的同一种鱼,味道之不同,因为它们的油脂度不一样。

为何本地人不懂本地鱼?一是家长很害怕让孩子吃到刺,另外则是经济腾飞后,人们不愿吃有刺的鱼,以林楷伦所在的中部地区为例,热卖的鱼是白鲳、肉鱼和午仔鱼(四指马鲅)。就连带鱼,这里的卖法也是流行带鱼卷,把肉全部刨开来,去掉刺,再把鱼肉卷起,一卷卷地卖。

看客人买什么鱼,大概就会知道他的家境好不好。林楷伦跟太太交往的时候,就问她家吃什么鱼。林太太说吃罗非鱼。“我下一秒下意识就回答,那不就是穷人吃的吗?”

卖鱼当然也有鄙视链,我们会觉得自己卖的鱼单价比较高,就比较高级。其实是用来自我安慰,越贵的鱼毛利越低。只是会觉得比较开心,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卖贵鱼。

喜欢吃带鱼的人是朴实的、老实且扎实生活的人。因为带鱼是大众鱼种。如果一个人爱吃三文鱼,应该是个很无聊的人。因为现在全球化的关系,各地的日料馆都会有各种鱼货,所以有各种味道,如果你只吃三文鱼就是无聊。

料理鱼的手法也有鄙视链。懂吃会做的,知道在市场选长得奇怪的鱼一律拿去清蒸,因为“这类鱼要么要么背鳍短,要么胸脊短,习性上都是懒得运动的,鱼肉软嫩,清蒸没错”。买外观匀称如金枪鱼之类的运动健将,要拿来干煎或是生食。处理方式不出错,吃鱼的格调又上升了一段。还有一种日料馆,会拿火焰喷枪喷鱼、炙烧。只要炙烧的比例太多,很有可能是这家店对自己鱼的鲜度没自信。

卖鱼也有不成文的鄙视链,但要分成要”好赚“还是要”好看“。林楷伦曾工作的鱼市里,鱼贩们都很有钱。因为便宜的鱼利润高,比如罗非鱼,一公斤大概80块左右台币,16块人民币左右,但可以赚到三四成的利润。靠着在鱼市卖鱼,林楷伦偿还了父亲的大部分赌债。

如果不做鱼贩,

便不可能成为作家

成为作家与林楷伦前半生的磨难与鱼市特别的人文视角、情感分不开。

卖鱼不能卖一辈子。因为鱼会越来越少,“可能到十几年二十年以后,我们可能都连卖野生鱼都没办法卖”,林楷伦自问,如果不能一辈子卖鱼以后能做什么?他想起自己国中时就喜欢写作,也曾报过小说创作课,他开始尝试捡起这项爱好。

2019年,他参加了写作课,加入了“想像朋友写作会”(这是一个由当地青年协作者组成经营的阅读推广组织),受到讲师鼓励投稿参赛。2020年短篇小说《雪卡毒》获林荣三文学奖短篇小说首奖;《消失的空间》获台北文学奖小说组评审奖,《北疆没有大红色的鱼》,获台中文学奖小说首奖。

得奖后林楷伦接受编辑邀约。2022年03月出版散文集《伪鱼贩指南》,今年2月小说集《雪卡毒》问世。他正式从鱼贩转变成一名青年作家。

写鱼贩生活的初衷,是因为当地人对鱼贩有太多的误解。跑船贩鱼,都被视为”弱势者“或”不光彩的职业“,林楷伦做鱼贩时,也常有带着孩子的家长会指着他说,不好好读书,以后只能卖鱼。

林楷伦知道,真实的鱼贩勤劳、富有,有自己的文化与细腻的生活方式,这些并不为人所知。他想以不同的眼光观察,写出鱼贩生活里真实的一面,用白描地方式鲜活生动地展现。

林楷伦对话实录:

“我必须要讲一下我身为鱼贩这个故事”

靠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

林楷伦: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是想如何让社会大众颠覆一个鱼贩的既有印象,大家会觉得不读书、不学好、没一技之长才去卖鱼;还有人们会觉得鱼贩就得穿得怎样,我就觉得不对,日常生活中鱼贩并不会这样穿。所以我就去写了这样的篇章。

靠近:整本书里你最喜欢哪篇?

林楷伦:我最喜欢的应该是《鱼之占卜》。它是个有趣的尝试,当初写起来非常快乐。它是有创意的书写,在文学领域是比较少见的。像星座占卜很玄秘,大家只看到占卜面,其实它融合了许多鱼的生态跟对人的观察。

靠近:你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林楷伦:我的生活分三部分,早上交餐厅的鱼后到中午休息;下午和晚上是接小孩下课、陪小孩;夜里九、十点钟,我才有空写作,顶多写到十二点、一点。

我在白天构思,动笔时我就知道要写什么。我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的速度,一天只要一坐下来就能写大概1000~1500字,顶多两天内就会完成一篇。现在还有许多邀稿之类的,每天都在写作。写作既然是个工作,就要达成一个随时可以完成工作效率的模样。

靠近:是什么促使你喜欢细心观察别人呢?

林楷伦:读社会学的影响,学到怎么样看待社会,我要用什么眼光看待,我看的事情好像跟别人有点不一样,就值得把它写下来了。人物的故事才是最吸引人的事情。

靠近:你写作的原动力是什么?

林楷伦:我的人生其实一直都在放弃梦想,为了家族事业,要去卖鱼,本来读到研究所,但放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就在想,卖鱼不能卖一辈子。2016年,我去报名了一个小说创作课,2016年底,我爸就让我背了一个非常庞大的债务,那两年我一天大概工作16~18个小时。直到我3岁跟5岁的孩子把我“摇醒”,说爸爸你为什么都不陪我玩,你只会工作,只会睡觉。既然答应了我就要做到,我砍了一半工作时间,一天只工作8~9个小时,我发现我身体变好了,变好后想看看我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我就想到我国中很喜欢写作,试着在2019年去投稿,2020年就拿了台湾地区几个比较重要的文学奖,我发现有这样的才能。在Facebook上有编辑邀请我出书,那时没有那么大的把握,在得文学奖之后才和编辑说,能来出这本书好了,我必须要讲一下我身为鱼贩这个故事。

靠近:可以知道你写这本书上赚到了多少钱吗?

林楷伦:台币的话大概三四十万(大概八、九万人民币)。比起我现在的卖鱼的工作来讲,其实没有很多。

靠近:鲔鱼(内地叫金枪鱼)“随黑潮奔流,直朝目标,前进无法停滞”,你的目标是什么?

林楷伦:我是个非常喜欢工作也非常努力工作的人,我很像鲔鱼,其实它就是一直不断在太平洋里游。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有一天能靠文学创作,供养家里的各种生计,能好好活着就好。就这么简单,没有其它大目标。

靠近:为什么你在书里说“大多数本地人连本地海鲜有什么都不知道”?

林楷伦:我曾经在出书的时候做过抽奖活动,只要回答说你喜欢吃什么在地海产,你就可以抽到一本书。大家大概有一两百个人回答。大概九成的人都想挪威的鲑鱼或是冰岛的鳕鱼。真正的在地海产,只有一两个人回答。这件事情让我觉得好可惜,大家其实对于一点都不认识本地的鱼。

从19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很穷,所以什么便宜的蛋白质,有刺的都吃。所以他们会比较懂吃鱼。经济起飞以后,大家就不吃有刺的鱼了。尤其在学校,我们都怕小朋友吃到骨头和刺,所以根本就不会去买有刺的鱼来给小朋友吃,鲑鱼、鳕鱼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在地的鱼反而是本地人比较少吃。

靠近:如何买鱼才算内行?

林楷伦:要选一个非常符合料理方式的鱼种。如果你去跟着我去鱼市买鱼,就会发现我买的鱼都是常人不会买的鱼。我最喜欢买的就是在鱼摊里面有一条两条那种大家都不会买的鱼。因为我知道它怎么吃。教你一个选鱼的小技巧,就是长得很奇怪的鱼一律拿去清蒸。长得奇怪的鱼,要么背鳍特别短,或者是胸脊比较短,这些鱼都非常懒得运动,懒得运动的鱼,通常肉都非常软嫩,跟人一样,一个运动健将的肌肉切开来拿去煮,一定是硬邦邦的。(那运动得很好的鱼要怎么吃呢?)基本上就是干煎或生食,像是金枪鱼就是非常的会运动的鱼,除了它的腹部比较有油脂之外,其它地方都没有油脂,你就只能干煎或是生食。吃鱼,就会变成你喜欢哪一种口感,你要去选择你想要的口感的鱼来煮,你不能把金枪鱼拿去清蒸。

靠近:你现在供给高级餐厅的鱼,是进口的还是本地的野生鱼?

林楷伦:大部分都是本地的,而且我会严格控制,假设一种鱼它有网捞的跟手钓的,我都会尽量选手钓的,因为手钓相对符合生态保育。

靠近:如何分别网捞的和手钓的鱼?

林楷伦:最简单的就是看鱼鳞有没有受伤。通常手钓起来鱼鳞是不会受伤的,有些特定的网捞技巧可以看到鱼身上有网痕。看鳞片的方向,还有时候体色也会不一样,网捞可能会在海里面死掉,体色会比较淡一点点,手钓的通常颜色比较鲜艳,再多细节要直接带到市场教了。

靠近:书中“东港仔”是个性格跋扈的鱼贩,他常说你太乖了,你对自己的“乖”怎么看,现在的你还是“乖”的吗?

林楷伦:我觉得有点不好,因为太乖的话就会导致我留在自己的家庭太久了,有些事情该反抗的时候没有反抗。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希望自己能不乖一点,有叛逆的时候,或是对家庭很不满的时候,就直接讲出来,我一直以来都是隐忍的,我觉得这一点是不好的。

东港仔的卖鱼方法很特殊,他只卖客人喜欢的那几种鱼,他不喜欢的客人就叫人家走,不要来买。我是所有客人的需求都要顾到,毕恭毕敬地跟客人讲话。东港仔觉得我必须更有个性一点,因为卖鱼其实是在卖个性。

靠近:你现在有改变自己的态度吗?

林楷伦:当然有。现在只要是我觉得不喜欢的餐厅我就不合作,主厨个性不对我就不交货。变成是比较有个性的鱼贩。我觉得确实蛮有用的。以前最多的时候一个人交16到20家餐厅,现在大概五、六家而已。

靠近:书中讲述到因为父亲好赌,彻底改变了你的命运,也提到你最终觉醒,离开了父亲。后来你和父亲的关系怎么样了,已经完全断绝了吗?

林楷伦:完全不讲话,现在完全没有联系,在旁人看来非常的不孝顺,因为像过年事我是不会回家的,大概六七年没有回家了。因为他其实破坏了我很大部分的人生了。

我觉得大家都要努力过自己的人生,所以有些抛弃是应该的。我离开原生家庭之后,就没有再给他钱了。人总该长大,就算他七六七十岁了,其实他还是得长大。

很多读者像我一样是赌徒家庭,我都跟Ta说你快点离开。离开之后才会过得好好的。通常赌徒都会有一个背景,就是其实他原本家庭生活都过得非常不错,才有资本让他赌。我家以前的生活真的是过得不错,我祖父至少有大概上亿台币(都被父亲赌完了)。

靠近:你在书中有写到小时候不愿意杀鱼,因为觉得那是杀生,你相信因果吗,会觉得杀生是一种“业”吗?

林楷伦:我不相信因果。相信因果这行是做不下去的,因为随时都会听到,“你这样不好,以后会有业报”。

靠近:出书得奖后,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

林楷伦:基本上生活品质有改变,存款有改变,其他心态上面我都尽量做到跟以前一模一样,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对工作也一样,卖鱼也是自己一个人在卖鱼,没有请员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