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观察:文物安全能够“机器换人”吗?


【资料图】

中新网杭州4月9日电 

记者 童笑雨

物联网、智网、无人机、人脸识别,如今的文物安全监管工作,已进入科技时代。

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有24小时全程在线的“私人医生”——良渚古城遗址监测预警系统;宁波鄞州区启动文物安全体检场景数字化改革项目,加装野外文物安全监管系统;温州平阳通过“智慧文保”,实现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状况动态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的实时监管。

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可以看到,新技术正成为文物事业的强大助力。

记者发现,虽然有科技加持,浙江的文物安全工作,并没有彻底“机器换人”,浙江省文物局反而成立了一支文物安全银盾督查队。

他们每个月都会去各地明察暗访。一年里,浙江近三分之一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都被巡查过。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原总队长吕可平是银盾督查队的一员,他已经巡查了17次。

日前,国家文物局通报2022年度文物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管工作情况时,着重提到了这支队伍。

在高科技“搭台唱戏”的当下,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成立文物安全巡查队?不能“机器换人”解放劳动力吗?

文物安全保护现状或是原因之一。浙江是文物大省,虽然有科技加持,但仍面临基层文物安全监管部门力量不足、安全检查覆盖面不够等问题。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巡视员、浙江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吴志强表示,浙江文物安全最大的隐患,来自私人产权的古建筑。据悉,浙江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万多处,其中约70%为文物建筑。

他说,这些古建筑大多属民居类,且居住的大多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普遍存在用电、用火安全隐患。这些是摄像机、预警系统看不到、也无法及时整改的。不到一线,永远不会了解到真实情况。

更重要的原因,或在于文物安全督查队伍的不可替代性。换句话说,他们比科技更专业。

据悉,这支队伍足够有经验,都是退休老同志,平均年龄65岁,来自浙江文旅、文物、消防、公安等系统。

桐庐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某古建筑群在2019年被挂牌整改,虽然文物安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但在后期检查过程中,仍发现存在4处安全隐患。

巡查细致到什么程度?吴志强举了个例子:荒郊古墓葬的监控虽然24小时都有人盯着,但发现问题后是否能及时告知指挥台?他们做了个实验,测算从在监控中发现问题到通知指挥台,再到有人赶到现场最快耗时多久。这个过程中,是否有应急方案等,都是检查内容。

安全检查,并非只是在现场的指手画脚,而是一个长期的监督过程。吕可平表示,提出各类“疑难杂症”的治疗良方,也是巡查队“下乡”的任务。

一般他们会组织当地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座谈,反映问题隐患,提出整改建议,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报告浙江省文物局,并持续关注后续整改进展,直至整改落实到位。

这个过程也并非都是“冷冰冰”的。

“古民居里存在消防隐患,我们既不能把老人迁出去,更没有权利让他们少用电、少用火。”吕可平说,文物安全巡查工作也要人性化。最后,他们达成共识:让当地安排志愿者或文保干部在饭点多跑跑,触达文物安全保护的“最后几米”。

他们也是宣传员,能把在巡查中发现的好经验推广出去。温州瓯海博物馆实施“三色图”智慧系统,破解野外文物监管保护难题这一做法,在巡查之后,就被传播到各地市。

在2022年这支队伍首次出征之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寄语:“你们要在文物安全监管方面当好‘指导员’,把你们的理念、经验、方法留在基层、种在基层,带出一支文物安全‘明白人’队伍。”

一年过去,这支“明白人”队伍有了。目前,杭州、湖州、嘉兴等7地市成立了区域文物安全巡查队伍31家。

在记者看来,浙江组建文物安全督查队的意义,不仅在于他们是为基层问诊的“医生”,更重要的是他们以星火之势,让更多人投入到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中。

科技的加持,固然便利,但并不是唯一解。我们更需要一支支文物安全“明白人”队伍。

推荐内容